中国建材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中国建材已经有七项世界第一 转型发展做好三件事
编辑:admin 日期:2018-12-31 11:03:47 / 人气:
12月29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信通院、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论坛上,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纵论新工业革命与高质量发展。
宋志平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 摄)
宋志平是享誉中外的首位“央企双料董事长”,他带领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实现跨越式发展,让两家央企双双进入世界500强,2016年,在宋志平的主持下,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中材集团实施重组,合并成了资产超过5000亿人民币、全球最大的建材企业。
“作为中国建材,大家一听就是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现在它有几个世界第一,像水泥制造业是全球第一,像玻璃、新型建材,我们大概有7项在全球规模是第一的。2017年国资委进入世界500强央企里面有48家,中国建材在世界500强里面排在243位,但是大家知道2002年的时候中国建材只有20多亿收入,还是一个很小的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有3500亿收入,有200多亿利润。”宋志平表示。
他认为这些年企业在快速的转型,在整个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就是靠创新、靠转型。
宋志平认为对于企业来讲,高质量发展要注意到三件事才能成功。
第一件事要重视企业的机制,机制一方面是我们企业深层次的分配问题,同时它也是任何企业最根上的东西。所谓机制就是企业效益与经营者、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如果有关系,就有机制,没有关系,就没有机制。像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要重点考虑机制问题,如果微观搞活了,宏观就能发展,微观搞不活,宏观就发展不了。
第二件事是创新与转型。每个企业都面临创新与转型,企业创新是要有像样的实验室,有些企业重视工厂、产品线,不太重视实验室,有些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只愿意收购工厂,不愿意收购实验室,因为要给科学家付很多钱,后来发现实验室跟工厂是分不开的,没有实验室,工厂寸步难行。现在必须转变观念,大规模的投入,建设大型实验室。所谓转型则是四个转型:即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国际化。
第三件事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企业的管理。中国建材提出来“三精管理”,第一,组织精健化。瘦身健体,突出主业,非管理过程一定是组织膨胀过程,管理过程才是企业精健过程,任何企业都要突出主业,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能的企业全部都倒掉了,要突出一两个、两三个业务,不要什么都做,因为没有多元化的能力,只有极个别公司才能做多元化,绝大多数公司是专业化。第二,管理精细化。主要是瞄准质量、成本,这些大家都知道。第三,经营精益化。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企业一把手,一方面要做好管理,但最重要的是要做经营,经营是什么呢?经营是要赚钱,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是做正确的事情,管理是提高效率,经营是提高效益,管理针对着人、机、物、料确定的关系,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经营针对的是创新、环境、商业模式很多不确定的东西,着眼的是提高效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